2021-08-08 03:01經濟日報 編譯車悅心
美國西北地區6月下旬出現史上最高溫,西部也在今夏遭遇嚴峻旱情與野火,一些科學家從這些極端天氣中看到的不僅是一場非比尋常的熱浪,還有城市適應氣候變遷的必要性,並在應對日益加劇的氣候災害上做好戰時準備。(延伸閱讀:一張圖看懂異常氣候如何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)
研究這起影響900萬人、導致數百人死亡事件的世界氣候歸因組織(WWA)研究人員認為,這可能是一個氣候危機升級的里程碑,在人類造成氣候變遷以前完全不可能發生。荷蘭大氣學家范歐登堡在紐約時報播客節目「The Daily」上說:「我們可能已跨過讓這種熱浪更可能發生的門檻。」曾預估數十年後才會出現的極端天氣,如今提前發生,太多城市毫無準備是很危險的。
麥肯錫與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在共同發表的最新報告《聚焦適應:城市適應氣候的戰略方法》中指出,城市必須為應對氣候危機迅速升級做好戰時準備,準備面對以及適應已經來到的極端天氣。
這些專家預測,氣候變遷恐導致一系列災難性天災發生,美西地區持續的高溫緊急情況,與7月中侵襲德國和比利時城鎮的毀滅性洪水,可能代表一系列災難的開始;印度將有數億人面臨到潛在的致命熱浪,淹沒越南胡志明市的洪水恐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。隨著時間推移,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恐讓佛州沿海房地產價值縮水數百億美元。
撰寫報告的兩位專家認為,圍繞氣候行動的對話,似乎已在過去幾個月內轉向,大家不再爭論「何時」會出現嚴重的氣候變遷,而是日益理解到現在要阻止這些嚴重影響已經太遲。此外,人們對氣候變遷可怕影響跟危險即時案例的意識不斷提高,再加上對彈性投資普遍有利的環境,可為城市適應極端天氣提供資金。
報告作者之一、麥肯錫氣候風險專家博蘭德說:「世界各地的城市均身處做出投資選擇來適應的時刻,並面臨把金錢、時間與計畫往何處放等一大堆選項。我們想為城市領導人提供一個指引,讓他們掌握問題,並找到開始著手應對的地方。我們是立即行動模式,而非規劃模式。」
許多城市已經提出減排計畫,或為交通和能源轉型設下遠大目標,但許多還未完成詳盡的風險評估。城市領導人向國際非營利組織CDP表示,預算、住房與貧困等問題,是採取行動的主要障礙。
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麥提斯基礎設施暨永續工程中心主任契斯特說,城市現在需要「像戰時那樣,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投資和分診」,這就必須考量關鍵基礎設施和氣候預測,並確認不能任其崩潰的系統和結構;「氣候變遷速度比我們改變基礎建設要快。我們必須考量基礎設施故障後發生之事,以及是否讓錯誤的設計進入到基建系統之內。」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