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特派員 李春2021-06-22
北京望京SOHO是集寫字樓、商舖的建築綜合體。圖為建築藍圖。(Getty Images)
中國民間一連數日熱鬧著「潘石屹跑了」。這一跑,跑出的是小粉紅怒火萬丈,因為他們很生氣上次李嘉誠成功地跑了,就認定這次潘石屹成了李嘉誠第二。然而更令人有興趣的,是北京經濟圈名角們,又如何看「潘石屹跑了」。
所謂「潘石屹跑了」,其實是黑石計劃以每股港幣5元,對SOHO中國進行要約收購,最高現金代價為港幣236.5億元(約30.4億美元)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以及他老婆執行董事張欣,在本交易完成後可套現港幣142.8億元,然後只持有SOHO中國9%股權。
關於SOHO中國、潘石屹和張欣的背景和後勢,連日說法多了,北京經濟界圈名流對跑了的看法也五花八門,只引兩個有意思的看法。首先是一位走紅的首席經濟學家說的,「今天看到的最經典的一句話:護城河還在,但城沒了」。
這金句有人指是談巴菲特「護城河」理論的存廢,有人以為是在議中國當局對教育培訓業的突襲,但有人認為是在暗喻這天潘石屹跑了。因為這金句的原始意思,來自北京城的護城河還在,但城牆不在城也不是昨天那座了。
但經濟圈中人還是有說話直截了當的,比如有位寫手很坦率地說,SOHO中國這回的售價,相較前幾次傳聞中的收購價格更低,遠不及潘石屹最初的預期,「不過,對於潘石屹和SOHO中國來說,這已經是個不錯的選擇」。
有時非常直白的話,反而更可圈可點。由這一評語,小處可看的是一間公司的前景、一個行業如地產業的前景,大處可看中國經濟的前景。中國富豪們有可能就溜已不是新鮮事,不同的只是有的人小得沒法溜,有的人大到不能溜。但從另一側面去看,則是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關注。
近期北京經濟圈名流除了說點金句,也要務實做功課,那就是艱難複雜的2021年終於快過半,現在最要費心預測的,是中國經濟的下半場究竟如何。在真正有份量的分析報告未現身前,還不能說主流意見測出可信的大勢,倒是摸索到經濟學家們觀察分析中國經濟下半年,主要有三種視角。
第一種視角,是從疫情走勢和經濟復甦交錯的角度去觀察,用這角度的主要是建制派經濟學家,他們最後的觀點,基本上就是政府當局的觀點。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正面對「後疫情」時期,也是中國經濟的繼續復甦期,所以關注點仍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的均衝復甦,目標則是經濟的穩定增長。
第二種視角,是所謂數據視角,其研究方法是由過去半年的數據分析,來揣摩下半年經濟數據可能的變化,來研究當局宏觀經濟政策變化的邏輯,由之構成一幅下半年經濟走勢的圖像和場景。據說官辦智庫、學院派等,是這一視角的主要使用者。
第三種視角,是所謂市場派視角,這一視角以利實戰為主要要求,愛好者以各大證券公司的經濟學者包括首席經濟學家們為主。他們較重視政策的變化可能,較關心資本的流動方向,不幸的一點,是他們比較關心政治,特別是近兩年變得眼花撩亂的地緣政治。是以,據說他們私下流汗研究的是中美的變局,相信這是牽動中國經濟變局的主線,而近期熱中之熱的,用一個標題黨大標題代表,叫「中美相逢大通膨」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