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
以房養老、以租養老、留房養老差在哪?年輕人也要懂

2021-07-05 20:11經濟日報 記者陳芝瑄

台灣去年進入人口負成長,國發會預期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未來銀髮族的退休生活財務規劃更顯得重要。


銀行看準銀髮族養老信託服務,並響應金管會信託2.0計畫,除了推出自用住宅的「以房養老」結合信託外,近期也有非自用住宅的「留房養老、以租養老」等,供銀髮族作為信託資金來源的新選擇,讓持有房屋者不必把房子抵押給銀行,也能透過收取的租金,做為安養信託的資金來源。


「以房養老」是指,將自用房屋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後,銀行每個月會支付一筆養老金給委託人,支付的期間通常依照房屋狀況而判定,這筆每個月給付的養老金,可讓委託人決定是要進自己的戶頭自行運用,或是結合信託商品。


而「留房養老、以租養老」則是有些退休民眾並不想將房屋抵押給銀行,若持有的房屋不只一間,這時就可以將餘屋交給租服全聯會等相關租屋公司平台,該單位將房屋出租後,所收取的租金,可與指定銀行配合,作為信託的資金來源,未來可選擇定期撥付生活費及醫療費,若之後有入住安養機構,也可以由銀行直接將費用支付給安養機構。


「以房養老」與「留房養老、以租養老」的差異是,前者若長輩之後離世,子女想要原本的房屋就得拿出錢將它贖回,若子女無經濟能力將房屋拿回來,銀行就只好將房屋法拍處理,而後者則是可以自由處分財產,將來還可以將房屋留給後代子孫,讓資產順利傳承。


隨著信託觀念越來越普及,信託已經不再只是有錢人的專利,銀行近年積極推動信託服務,針對不同年齡族群打造合適的信託商品,讓民眾能有效運用、保護財產,甚至是避免遺產分配的問題。


一般來說銀行的信託商品可以針對其目的做出不同的信託方式,像是有針對女子教育、退休養老規劃的金錢財產信託,保險金信託、有價證券信託、不動產信託、公益信託、遺產信託等。


「信託」意思就是指委託人與銀行簽訂信託契約後交付財產,由銀行依照信託契約約定管理或運用信託財產,一般來說以信託方式來管理個人財產,可以同時達到信託贈與節稅、財產掌控、資產保護、穩健投資及財產分配的目的。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