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8-08 00:31 經濟日報 / 社論 疫情
新冠肺炎肆虐下,各國體認出維持供應鏈完整確保經濟安全的重要性,也積極吸引海外製造業回流。各國深感產業結構調整與推動經濟成長同等重要,唯有產業發展回歸生產面,才是固本之道;此也可視為過去各國推動產業高質化及「再工業化」的延伸,已成為各國產業政策主軸。
基於此,全球已進入政府主導時代,在美中貿易戰下,各國政府積極介入供應鏈重組以避免被斷鏈,在新冠肺炎蔓延時,各國強力管制醫衛產業以確保國家安全,而在規劃後疫情時代產業政策,各國更挹注大筆資源,扶植關鍵產業;與過去主張市場經濟,降低政府干預,標榜自由競爭的立場大不相同。
各國過去一再指責中國政府將手伸入產業,扶持產業發展,形成不公平競爭,但目前各國也在複製中國模式,政府主導資源配置,針對具有潛力且攸關未來經濟發展的項目,例如半導體、電動車、新能源、醫藥等,政府均直接提供補貼。再看美國,拜登新政府已將重點由短期紓困轉為長期產業補貼,以對抗中國興起。而日本及歐盟主要國家,為了避免成為美中產業競爭下的犧牲品,也群起效尤,產業政策重要性大為增加,全球已進入大政府大補貼的時代。
台灣如何在全球產業轉型競賽中脫穎而出,是經濟能否永續成長的重要關鍵,但是政府目前仍以短期紓困,如何發放振興N倍券為施政主軸。產業政策還維持在疫情前5+2產業格局,耗費政府巨大資源的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」,也是以不變應萬變,仍定格在過去的窠臼中,並沒有充分掌握最新趨勢。台灣當然沒有本錢如同其他大國進行補貼競賽,但是至少應該全面評估各國產業政策發展方向,重點補貼的項目;如此才能截長補短並順勢調整,建立產業發展明確的方向。
過去台灣經濟面臨成長趨緩、失業率偏高、薪資成長停滯,主因即是產業結構無法因應市場變遷,導致創造就業的質與量均不足。台灣未來必須加速產業結構轉型,經濟才有可能向上攀升。雖然在新冠肺炎下,我國出口表現強勁,自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已經連續12個月成長,為帶動經濟成長引擎,今年經濟成長率更可望達到5%以上。但主要是因為台灣適時填補新冠肺炎所造成全球產能缺口,一旦全球由疫情脫困回歸基本面,在面對各國有力產業政策做為後盾下,台灣出口能否繼續維持榮景,仍有很大的挑戰。
出口可以反映一國產業型態,台灣出口雖然表現不錯,但是仍然擺脫不了以中間產品為主,欠缺品牌產品加持;產品過度集中在電子類,市場過度集中在中國,以及出口產品附加價值普遍不高的問題,如何藉由產業政策的建構以改善上述現象,也是一重大課題。
全球經濟在新冠肺炎下呈現兩極化成長,台灣也不例外。所以產業政策不能只以選擇贏家的方式來扶持強者,也應兼顧弱勢產業發展。特別是各國為因應疫情,實施大幅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,已形成不小通貨膨脹壓力。通膨再伴隨產業兩極化成長,加速M型社會惡化問題,對於弱勢產業及勞工影響更大。台灣在新冠肺炎下低薪階級受創嚴重,無薪假人數也屢創新高,政府除了在勞工政策端提供協助外,也應從源頭校正,針對弱勢產業面臨的瓶頸,提供必要的政策工具,台灣產業政策藍圖才算完整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