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君子立恆志,小人恆立志

作家相片: Ting MarsTing Mars

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總編輯 丁永祥

我以前有一位同事,興趣非常廣泛。


記得2010年台灣一哥盧彥勳打進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八強時,這位同事興奮地說要開始學打網球,因為他覺得盧彥勳很帥。後來,第四台播周杰倫的舊電影《不能說的秘密》,他又說四手聯彈很炫,想要學琴。


三不五時,我看他學畫畫、學蛇板、學街舞……總是過了一陣子就換一個新玩意兒,從來沒有堅持超過三個月。


幾年之後,我在不同的職場又遇到一位同事,是一位小資女。她在同一個職場來來回回兩三次,每一次都是前幾個月幹勁十足,後來就開始抱怨,可能是同事,可能是客戶,可能是主管,總之就是哪裡不對勁。我心裡猜想,這大概又要提辭呈了。


這兩個在不同職涯時期遇見的事,總給我若合符節的感受,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:「君子立恆志,小人恆立志。」才又想起。


這句話不是罵誰是小人,而是表達:真正有成就的人,會立定長遠的志向,並且長期堅持;而意志不堅定的人,則是每天都在重新立志,但從未堅持到底。


每個人在思想上都是小天才

其實很多人跟他們很像,包含我自己。有小聰明的人很多,但勤於累積深度經驗的人少。這種習慣常見在創業、投資、職場上,總是興致勃勃地開始,卻因為遇到困難就轉向其他機會。智商不低,但耐性極低。


最近,我認識的一個創業者,投入了一個高端餐飲品牌。開幕前,他精心策劃裝潢、菜單,還研究了米其林標準。然而,不到半年,他覺得競爭太激烈,於是又開始研究科技產業,甚至準備進軍AI。他的店最後關門大吉,因為他始終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。


相較之下,那些在市場上屹立不搖的人,不一定是最聰明的,但他們懂得深耕,懂得經營自己的品牌,並且累積時間與經驗,讓自己越來越不可取代。


成功人士的特質:堅持和努力

有沒有相反的例子?


當然有,就拿我所處的職場辦公室,律師、會計師、顧問……「成功榜樣」比比皆是。


如果細心觀察一些小地方,你不難發現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:長期專注於一件事


像我的老闆堅持騎車運動,不但深入研究這項興趣,還藉此結交一群社團的朋友,經常組織車隊出遊。他只要每天早上騎上一趟台北近郊風櫃嘴(海拔598公尺,爬坡路段超過6公里!),就會在FB上po風和日麗的美景並且用#註記次數。


他對我說,不是曬多厲害,就是表達出一個堅持有紀律的態度。


無獨有偶,知名的企管顧問李河泉老師,是我過去服務過的講師。他著有好幾本暢銷書,更是每年授課超過一千小時、台積電指定的名師。


我近距離觀察他有一個小習慣。李老師平常只要有一段比較完整的小內容(心情、啟發、事件),就會po在FB上,並且用No.標注次數。我相信這些都是他刻意紀錄,將來無論寫書或是授課,都會是很好的素材。


他的最近一次po文在大年初三,編號No.3468……代表這件事已經做了三千多次,我們光用一週2~3次來計算好了,這個習慣李老師已經持續二三十年!


用恆心與紀律營造信任感

曾經有人問巴菲特:「你的投資哲學為什麼這麼成功?」他回答:「因為我專注在自己熟悉的產業,並且長期堅持。」


也有人問過李嘉誠:「您認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?」他說:「就是在一個領域裡做到極致。」


有沒有發現這兩位經營界的「東西二聖」行為舉止還蠻像的。


很多人想要賺快錢,於是拼命嘗試各種方法,但最後卻一事無成。真正的高手,懂得在一個領域裡持續專注,直到累積出無法被取代的價值。


我一位企業家朋友,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運動,七點閱讀財經新聞,八點多到辦公室開始工作。我問他:「怎麼做到這麼有紀律?」他笑笑說:「如果你每天能夠做一件小事超過十年,那你一定會成功。」


更重要的是他跟我提到:如果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長期合作的人,就必須讓別人覺得:


  1. 你有專業。

  2. 你有紀律。

  3. 你可以被信任。


許多高收入人士,成功不是來自一兩次的投機,而是來自長期累積的信譽與能力。


如何「君子立恆志」?

「君子立恆志,小人恆立志」不只是成功關鍵,更是一種生活哲學。


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去總是三分鐘熱度,不妨從今天開始,給自己一個挑戰——堅持做一件事超過一年,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


  1. 設定長遠目標:別讓短期的成功或失敗影響你的方向。

  2. 培養紀律習慣:每天固定做一件有價值的事,十年後你會看到驚人變化。

  3. 提升資訊掌握能力:無論職場、投資或創業,都要保持學習,避免被市場淘汰。

  4.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:別只關心短期利益,長久來看,信任比交易更重要。

  5. 持續學習與進步:世界變化很快,只有不斷進步,才能保持競爭力。


最後我想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:「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,不如成為別人羨慕的那個人。」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