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看懂 CRS、BEPS,以及 CFC、PEM:全球追稅大解密!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7月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引言
簡單來說,CFC 和 PEM 是台灣自身的追稅工具;而 CRS 提供實際的金融資訊,讓追稅更有效率;BEPS 則是一個全球性的反避稅行動藍圖,指導各國制定相關法規。
本文
過去,許多企業或個人會透過各種方式,把錢放在國外,想藉此少繳稅。但隨著全球反避稅浪潮興起,各國政府紛紛聯手,築起一道道稅務防線。
今天,我們就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幾個常被提到的專有名詞:CRS、BEPS、CFC、和 PEM,看看它們是如何共同打擊跨國避稅行為的。
CFC 和 PEM:台灣政府的兩把「追稅利器」
首先,從台灣角度來看。CFC(受控外國公司) 和 PEM(實際管理處所) 是台灣政府自己訂立的兩套稅務規定,目的很簡單:確保你該繳給台灣的稅,一毛都不能少。
CFC:專抓「藏在國外」的錢!想像一下,你在國外開了一間公司,而且這間公司是你完全能控制的。即使它在國外賺很多錢,你故意不把錢匯回台灣,想藉此避稅。但有了 CFC 規定,台灣政府會說:「這間國外公司是你控制的,它賺的錢其實就是你的。就算錢還沒回來,我還是會假設你已經拿到了,要你先繳稅!」
PEM:專抓「假外國公司」!有些公司雖然登記在國外,名義上是「外國公司」。但如果它所有「真正的大事」(比如決定怎麼賺錢、老闆在哪裡指揮)都是在台灣進行的,那麼根據 PEM 規定,台灣政府會直接把它當作台灣的公司,要它繳台灣的稅。
簡單來說,CFC 管的是「你控制的國外公司裡面的錢」,不准你把錢藏在那邊少繳稅。而 PEM 管的是「公司雖然掛著外國牌子,但實際做決策的『大腦』在台灣」,一樣要繳台灣的稅。
CRS 和 BEPS:全球聯手,提供「追稅情報」與「作戰計畫」
光靠 CFC 和 PEM還不夠,台灣還需要全球夥伴協助,才能更精準掌握海外資訊。這時CRS 和 BEPS 就扮演關鍵角色。它們就像是提供給台灣政府的「全球情報網」和「反避稅作戰計畫」。
CRS(共同申報準則):全球銀行大串聯,你的國外帳戶透明化!CRS 就像是一個全球銀行的大聯盟。以前,你在國外銀行開戶,台灣政府很難知道。但現在,只要某個國家加入了 CRS,那個國家的銀行就必須定期把「非當地居民」的金融帳戶資料(例如你是台灣人,在香港銀行開戶的資訊)通報給當地政府,然後這些資料會在參與 CRS 的國家之間自動交換。所以,因為 CRS,台灣政府就能知道你在國外金融機構的帳戶資訊,更容易判斷你是不是符合 CFC 的條件。
BEPS(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):全球反避稅的「作戰指南」!BEPS 是一個由許多國家共同參與的「反避稅大作戰計畫」。它不是一個單一的法律,而是一系列建議和行動方案,目標是堵住跨國企業利用各國稅法漏洞來少繳稅的行為。事實上,台灣制定 CFC 和 PEM 這些法規,就是為了響應 BEPS 的精神,跟上國際反避稅的潮流。BEPS 鼓勵各國建立更完善的 CFC 規則,並打擊企業利用「假外國公司」來規避稅務。所以,BEPS 提供了一個國際性的框架和指引,促使各國制定像 CFC 和 PEM 這樣的具體法規。
總結:環環相扣,共築稅務防線
CFC和PEM是台灣政府用來追稅的自家規定,而CRS和BEPS則是國際合作的工具與理念,它們提供資訊和方向,讓台灣政府能更有效地執行CFC和PEM,確保該繳的稅跑不掉。
這四者環環相扣,共同建構起一個更透明、更公平的國際稅務環境。現在,想將財富藏匿海外以規避稅務,將變得越來越困難。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