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資扣除額揭㊙️:名模條款你用得上嗎?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6月2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8月8日
對上班族來說最實用的扣除額之一就是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」。大多數人都採用固定的定額扣除 21萬8千元,但其實還有一個比較進階的選擇,就是俗稱的「名模條款」,也就是「特定費用減除」。
那些人適合用名模條款?怎麼申報不會被打槍?本文帶你一次搞懂!
💡什麼是「名模條款」?
名模條款的正式名稱是「特定費用減除」,意思是你可以自行列舉與職業相關的必要費用來扣稅,而不是直接用21.8萬元的定額扣除。不過你不能列什麼就扣什麼,財政部只允許三大類費用可用來減除,而且各自只能列你年薪的3%,總共最高為薪資收入的9%。
三大類為:
職業專用服裝費
進修訓練費用
職業工具支出
🧮什麼人適合用名模條款?
根據會計師計算,只有年收入超過242萬元,用名模條款才會比定額扣除21.8萬來得划算。舉例來說:
年收入 | 9%列舉扣除額 | 是否優於定額 |
200萬 | 18萬 | ❌不如定額 |
300萬 | 27萬 | ✅較省稅 |
800萬 | 72萬 | ✅節稅效益大 |
如果你年薪百萬以下,選定額即可;但如果你是高薪上班族、專業自由業或藝文工作者,可以思考「名模條款」是否更有利。
👀要注意!這些「支出」不是你想扣就能扣
1️⃣ 職業專用服裝費
這是爭議最多的項目。財政部明確指出,只有「上班穿得下班不能穿」的服裝才算,例如舞台服、表演裝、或某些特殊制服。 像是:
✅ 科技業防塵衣、模特兒走秀服、舞台劇服裝
❌ 西裝、套裝、禮服——因為平常也能穿
很多人會誤以為「為了工作買的高級西裝」就能扣,但實際上國稅局經常打槍這類申報,並補稅處分。例如:甲君是金融業高薪主管,年收入800萬,自行列報80萬服飾費,結果被國稅局認定這些西裝鞋子屬日常穿著,被全數剔除並補稅。
2️⃣ 進修訓練費用
這項條件較明確。需符合:
是本人支付的費用
課程必須由合法教育機構開設
必須與工作、職務或法令要求相關
像我們曾帶團參加國際商務訓練,結訓地點在萊茵河郵輪上,30萬學費就屬於可扣除的範圍。
3️⃣ 職業工具支出
如果你買的是工作專用的書籍、軟體、攝影器材、視訊設備等,可以列報。但注意:
若單價超過8萬元、效期超過2年,就要辦理折舊
申報時務必要保留發票與實物
例如疫情後視訊會議普及,若你因工作添購高階音響與攝影鏡頭,有如親臨會議現場,這就可算是工作用支出。但請記得:沒買就不能報!因為被查帳時,國稅局可能會要求實體驗證,若查核時無法提供當年度購買之設備實物或發票,將無法通過認列審核。
🎯名模條款申報技巧:自己選比較划算的方案
你不需要死守定額或名模,只要在報稅系統中選擇「二擇一」即可。
舉例說明:
年薪 | 3%可扣額 | 6%可扣額 | 9%可扣額 | 哪個划算? |
240萬 | 7.2萬 | 14.4萬 | 21.6萬 | 與定額接近,視實際支出決定 |
300萬 | 9萬 | 18萬 | 27萬 | 明顯比定額優惠 |
720萬 | 21.6萬 | 43.2萬 | 64.8萬 | 名模條款效益大爆發 |
📝結語:該不該挑戰「名模條款」?
名模條款不是人人都適用,但若你有高額、合理的職業支出,確實可以幫你省下一筆稅金。只是你報的東西必須合理、必要、實際支出,而且經得起稅務查核。
如果你覺得目前規定不公平,也別灰心。我曾說過:如果有人願意挑戰這制度,我願意當志工,陪你打官司到底(但訴訟費用你要自備)。只要你不退場,我們就能為受薪階級爭一口公道。
現在,是不是該重新檢視你那張報稅表格,看看自己其實能不能申報得更聰明?建議您善用財富專業理財顧問或專業會計師協助,把握節稅的機會。

加入社群,掌握專業 https://linktr.ee/ac_wmat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