💥公司虧損別白虧!「三要三不」可省稅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6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當公司準備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,若曾經虧損過,其實有機會「用過去的虧損來抵現在的盈利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盈虧互抵」,可以減少當年稅負。但這項節稅工具有條件,財政部高雄國稅局特別提醒企業主們要掌握「三要三不」,避免省不了稅還出事。
✅ 什麼是「三要」?三條件缺一不可:
帳冊要完備:必須備妥完整帳簿與會計資料,足以準確算出所得額,不能亂估或缺憑證。
藍色申報書 or 會計師簽證:無論是產生虧損的那一年,還是要扣抵虧損的這一年,都要使用藍色申報書,或是經會計師查核簽證。
要準時申報:虧損發生年度與扣抵年度的報稅,都不能延誤,否則資格不成立。
❌ 什麼是「三不」?常見錯誤要避開:
不能有重大短漏報:如果公司有短漏報所得稅額,原則上不能申請盈虧互抵。只有在「情節輕微」的情況下才例外,例如:
少報稅額未達10萬元,或
少報所得額占全年比率未超過5%,且不是故意逃稅
免稅投資收益要先扣掉:公司如果有免稅的投資收益(例如國內投資股利),這些不能用來抵扣稅,但必須先從虧損中扣除,否則會被認定多報虧損、少繳稅。 ✔️【舉例】:公司2022年有虧損1,400萬元,同年也賺了100萬免稅股利,那只能列報 1,300 萬元虧損,不能全額扣。
房地交易虧損不能亂抵:房地合一稅也能用盈虧互抵,但規定更嚴格。損失只能抵房地產交易所得,且要照順序:
先抵當年度相同稅率的房地所得
再抵當年度不同稅率所得
最後才能結轉未來十年內的同類所得
🔍 小結:虧損是風險,也是機會,關鍵在你會不會用!
只要帳目清楚、報稅合規、步驟正確,過去的虧損就能幫你省下現在的稅金。相反,若忽略「三要三不」,輕則無法扣抵、重則補稅挨罰,得不償失。與其讓虧損白白浪費,不如提早規劃,讓它成為你未來幾年合法節稅的最佳利器!建議企業主善用財富專業理財顧問或專業會計師協助,把握盈虧互抵的節稅機會。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