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30年人口大變遷(二)/一個人寂寞寂寞就好?專家:錯,孤獨是國安問題

2021-09-10 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

當我們的社會正朝著大家不熟悉的「單人家庭」、「 熟齡離婚」與「喪偶熟女多孤寂」和「適齡者更晚婚」前進時,我們的政府準備好面對這些議題了嗎?

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認為,不要再說少子化是國安問題,「孤獨」,才是最棘手的國安問題。


劉維公的書桌上正好躺著「孤獨世紀」、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」這兩本書,他表示,台灣社會這四個現在進行式的共同方向就是「孤獨」。


他說,政府長期以來面對人口課題,在政策上一直著眼於「量」的問題,但是,這次人口普查出現的熟年孤寂和晚婚狀態,顯示人口課題不是單純量的問題,而是價值觀的巨大改變。


他認為,單人家庭和晚婚都與少子化有關,但不要再以「國安」大帽子扣在這個議題上,只想給更多獎賞去鼓勵生育,該是政策上大轉變的時候。


台灣社會長期以來,對於孤寂、憂鬱等心理衛生議題是隱晦的,政府花了很大力氣去做防疫、抓酒駕等,為了減少這些身體上看得到的傷害,國家政策可以做得很清晰,但是對於國人在心靈層次上的受傷,則沒有明確的政策。


你今天social了嗎?

劉維公反問,為什麼英國和日本相繼設立寂寞部長?因為心靈層次是一種非常私密的課題,政策上用傳統手法操作,給再多的錢,做再多的宣傳都不會有效。


面對台灣人口社會的四大劇變,共同面向是「社交」,他形容,「我們正在面對的是社交方面很大的解構過程,不管是獨居或少了另一半,都要能建立自己的社交生活,」國家的基礎建設不該只是機場、捷運、環狀線,而是到了需要把社交當成重要基礎建設的時候 。


他建議政府要建構一些可讓人們從事社交活動的基礎建設 ,以美國來說是圖書館,因為美國發現圖書館在許多地區 ,尤其是貧困地區,扮演的不只是知識的來源,還具有社群的功能。我們的社會呢 ?劉維公說,我們的公共政策何時曾鼓勵大家好好的坐下來,讓自己被這座城市擁抱?


孤獨的解藥 兩種自我提升的方式


孤獨的「好處」是可以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商機,無論是個人經濟或者孤獨經濟,劉維公說,從統計數據上或許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不孤單,因為多數人的狀況跟你一樣,這是一個新的「正常」過程;因此,不要再把自己當成異類,心理上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,除了做好一個人的金錢準備外,劉維公另外提出兩點建議,第一懂得面對一個人的心理衛生課題,第二提升一個人的生活技藝。


四、五十年前,一個人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,拜科技之賜,現在一個人的生活門檻低很多,「以今日來說,很多內容串流平台或者設備,可讓你在個人生活方式上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Life style」,劉維公說。


回到現實面,劉維公認為,金錢是重要課題,社會集體「個人化」這件事情,某種程度也是經濟危機、貧富差距的問題,「社經地位好的單身者,可以過得很享受 ,每年出國好幾次,追逐米其林大餐;但是多數『個人』沒有那麼多的羅曼蒂克 ,而是回到家之後,窩在自己的小天地。」


「很多單身的人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的犧牲者,經濟是最痛的部分」,但劉維公不建議再投入更多的資本主義競爭,而是要重新學習,找到金錢以外的成就感 。


他也建議,政府同時面臨貧富差距擴大和單身議題時,應該要有更多的空間去思考「全民基本收入」(Universal Basic Income, UBI)概念。


全民基本收入,也稱為「無條件基本收入」,它是指,政府無條件、定期給予民眾固定、可預期的基本收入,讓所有人都能有固定的收入可運用。

6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