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愛變成罰款?送你保單變罰單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7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當爸媽把保單「送」給你時,可能不是單純的一份愛,而是一份需要報稅的「贈與」!本文將用簡明的邏輯,帶你快速理解這項常被忽略卻很關鍵的稅務地雷。
💥爸媽改保單要保人,為什麼會被課稅?
許多家庭習慣由父母替孩子買保險,等到孩子長大後,再將保單「過戶」給他們。但你知道嗎?只要更改保單上的「要保人」,國稅局就可能認定你完成了一次贈與行為!
👉誰是「要保人」?
簡單來說,要保人是這張保單的擁有人,也就是控制保單的人。當你從爸爸名下把保單轉為你名下,等於是爸爸免費把保單的價值給了你,符合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中對「贈與」的定義。
📌什麼情況會觸發贈與稅?
最常見的例子如下:
爸媽幫孩子買保險,要保人是爸媽。
等孩子成年後,爸媽為了方便或當禮物,改成孩子當要保人。
這時,國稅局就會查變更當日的保單價值準備金,作為贈與金額。
如果這筆金額超過每年每人贈與稅免稅額(目前為244萬元),就需要申報並繳納贈與稅。
🧾實際案例:沒申報就被罰!
臺北國稅局曾處理一件案例:
甲先生2023年買年金保單,要保人是他本人,受益人是兒子。
2025年,他將要保人改為兒子。
但他沒申報贈與稅,結果被查出來。
當時保單價值準備金為500萬元,超出免稅額。
他不但補繳25.6萬元贈與稅,還被開罰!
🛟還能補救嗎?可以!
好消息是,只要你還沒被查、也沒被檢舉,可以主動補申報,並補繳稅款+利息,就可以免罰。
兩個必要條件:
還沒收到國稅局的查核通知。
沒有被他人檢舉。
✅提醒:要保人變更前,先想清楚!
在處理保單變更時,建議這樣做:
先了解是否涉及贈與行為。
查清楚保單價值金額。
超過免稅額,就要依法申報。
保險規劃固然重要,但稅務風險更不容忽視。提早準備,才能讓保單真正守護你和家人,而不是變成意外的稅務負擔!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