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日期:讓你的所得稅省更多!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6月1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稅務就像家庭聚會,分桌更划算!
想像一下,你正在準備一場家庭聚會,每張桌子都有不同的折扣優惠。所得稅申報就像這樣:如果你知道怎麼「分桌」(分拆申報書),就能省下不少錢!在台灣,有三個日期對你的稅務至關重要:民國43年12月31日(70歲)、53年12月31日(60歲)、95年12月31日(成年)。這些日期決定你能扶養誰、怎麼分拆申報書,甚至如何用不動產省稅。
三大日期,三大節稅機會
1. 民國43年12月31日(70歲以上):免稅額放大1.5倍
如果你的直系親屬(例如父母或祖父母)在民國4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,他們的免稅額從每人9.7萬元提高到14.3萬元(2025年標準),這就像在餐桌上多拿了一份半價優惠券!
假設你扶養70歲的父親,原本免稅額是9.7萬元,稅率40%時可省稅9.7萬 × 40% = 3.88萬元。但因為他符合70歲的資格,所以免稅額變成14.3萬元,就能省稅14.3萬 × 40% = 5.72萬元。多了1.84萬元的節稅!
注意:這項優惠只適用於直系尊親屬(父母、祖父母等),旁系親屬(例如叔伯)不行。
2. 民國53年12月31日(60歲以上):分拆申報書的關鍵
如果你的家庭成員中,有民國5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(即去年底滿60歲),他們可以被子女扶養,從而讓你有機會分成兩張申報書。
為什麼這很重要?因為兩張申報書比一張省稅!上一篇文章提到,年薪1000萬若分成兩張申報書(各500萬),可以省下約91萬元稅金。60歲的資格就像一張「分桌券」,讓你把所得分開申報,各自享受累進差額的優惠。
假設你和配偶年薪共1000萬,你60歲,配偶未滿60歲,但你有18歲的小孩(已成年)。你可以被小孩扶養,配偶獨立申報,這樣就能分成兩張申報書,總稅額從308.83萬降到217.66萬,省下91.17萬!
3. 民國95年12月31日(成年,18歲以上):小孩也能幫你省稅
如果你的小孩在民國9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(即去年底滿18歲),即使沒有收入,他仍可以獨立申報,也因此就多了一張申報書可使用。
如果你年薪500萬,配偶500萬,小孩無收入,你可以讓小孩扶養你(若你滿60歲),配偶單獨申報,這樣分成兩張申報書,有節稅的效果。
額外福利:自用住宅貸款利息
分拆申報書不只省稅,還能增加其他福利。例如,自用住宅貸款利息扣除額(每年最高30萬元)只能在一張申報書中使用。如果你是單身,每人可申報一戶住宅的利息;但結婚後,夫妻共用一張申報書,只能選一戶申報,少了一個扣除額。
假設你和配偶各有一戶住宅,貸款利息各30萬元,稅率40%。單身時,你們各省30萬 × 40% = 12萬的稅,總共24萬。但結婚後卻只能選一戶,省12萬,少省了12萬!但如果能分成兩張申報書(例如你60歲被小孩扶養),就能恢復兩戶扣除額,省下24萬。
如果你的小孩即將成年,可以考慮用他們的名義購買不動產,如此他們成年後就可以獨立申報,享有自己的住宅貸款利息扣除額。
結論:用三大日期打造你的節稅計畫
這三個日期(43年、53年、95年12月31日),70歲的親屬讓你多1.5倍免稅額,60歲的資格讓你分拆申報書,18歲的小孩幫你多一張申報書。
因此,在申報前,審視家人的出生日期,計算可能的節稅組合,並諮詢財富顧問或專業會計師,確保你的計畫合法又有效。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