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別用「工作習慣」買股:為什麼工作越努力,投資越賠錢?

◾️賴建呈(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 創辦人)


從個人投資到公司投資:稅務規劃的意義


先說一個最實際的例子。如果你的個人所得稅率已經高到40%,那麼你辛苦投資賺來的錢,一進到你的口袋,馬上就被政府抽走近一半。這就等於你的報酬率直接「打六折」。


對稅率較高的人來說,這很不划算。所以,我們會怎麼做?我會成立一家「賴建呈股份有限公司」,把所有投資都放在公司名下。為什麼?因為公司的單一稅率只有20%。光是這一個簡單的改變,就能讓我的投資報酬率直接多出20%。這不是什麼魔術,這是合法地利用稅務結構,為自己創造優勢。


為什麼工作越努力的人,越容易在股市賠錢?


這是一個顛覆你三觀的觀點,但我敢說,這是我觀察到最真實的現象:那些在工作上表現越好、賺錢越多的人,往往在股票市場裡輸得越慘。


為什麼?因為他們把「工作習慣」帶進了「金融賭場」


在工作上,我們習慣「努力就有回報」,我們追求「效率」,講求「執行力」。所以到了股市,他們也一樣:盤後認真做功課、分析財報、設定停損停利點,賺錢了馬上賣掉去追下一檔,總覺得資金閒置就是一種浪費。


但金融市場的本質,根本不是投資,它就是一個「賭場」。它玩的不是你的「效率」,而是「機率」。


在賭場裡,你買一張彩券,就有人賣一張給你;你賺錢,就有人賠錢。這是一個「零和遊戲」,一個「一個蘿蔔一個坑」的簡單概念。你以為自己是靠努力賺錢,但其實你只是在跟另一個人對賭。


當你把「高效交易」的習慣帶進來,頻繁地坐上賭桌「把把下注」,最終的結果,就是把你的錢,一點一滴地輸光。



別再聽「專家」說的了,他們其實在「詐賭」


你以為市場是公平的嗎?我直接告訴你:絕對有人在「詐賭」,而且依法必須詐賭。


你聽過公司召開法說會,董事長總是說未來前景多好多好,即使財報很爛也一樣?這句話一講,股價就會上漲。但這時候,公司有賺到錢嗎?沒有,這只是大家對未來「期待」的結果。


接下來,公司宣佈接到重大訂單、產能利用率提升,股價又會漲。但這時候,公司有真的收到錢嗎?還是沒有。


等到帳務變成應收帳款,財報數字看起來很漂亮時,股價會再漲。但別忘了,這些大客戶可能要180天後才付款,甚至有退貨風險。


所有你看到的「好消息」,其實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「詐賭」流程。財會人員甚至可以合法地「美化」財報,把這季賺的錢藏起來,留到下季再釋放,讓報表看起來每季都很平穩。身為散戶的你,拿著這些被「合法作弊」過的報表去分析,你覺得你贏的機率有多少?


而那些大型的外資機構,如果他們不這麼做,他們龐大的買賣量會直接讓股價漲停或跌停,自己也無法脫身,所以他們「鐵定要騙」。當你看到大多數外資都開始調高某檔股票的目標價時,老實說,這通常就是「可以賣了」的訊號。



認清「賭場」規則,才能當個聰明的玩家

既然我們知道金融市場是個「賭場」,那就要用賭場的思維來玩。


第一,做功課,並且自己負責。 賺錢時大家不說話,賠錢時大家只會抱怨。你自己的錢,只有你自己能負責。


第二,「場外停損」。進場之前,先想好你最多願意輸多少。一旦進場後,就不要再隨意停損了。


第三,算「機率」,而不是「效率」。 投資不是工作,它需要你耐心觀察,像賭徒研究拉霸機的規律一樣,等待最佳時機,偶爾為之。頻繁交易不會讓你贏錢,只會讓你把籌碼輸光。

最後,別碰你看不懂的東西。 把精力放在自己能理解的領域。因為在你看懂的領域裡,你才有一點點的「優勢」。


記住,公司發行股票,就是把經營風險轉嫁給你。只要公司沒有做假帳,就算你賠光了,老闆也不用負責。這就是遊戲規則。看懂這個規則,你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玩家,而不是被人操弄的韭菜。

替代文字:從高處鳥瞰一張巨大的國際象棋盤,它設置在一座現代摩天大樓的屋頂上。棋盤上,兩位身穿西裝的玩家(一人穿深色西裝,一人穿淺色西裝)正站著對弈,周圍是他們特製的棋子。這些棋子是金融元素的象徵,例如堆疊的金幣、漲跌的紅色圖表、代表牛市和熊市的雕塑、保險箱和齒輪。下方是廣闊的城市景觀,沐浴在明亮的陽光中,營造出一種高風險策略對決的緊張氛圍。
圖說:當你把「高效交易」的習慣帶進來,頻繁地坐上賭桌「把把下注」,最終的結果,就是把你的錢,一點一滴地輸光。(本圖由AI生成)

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暫無評等

新增評等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