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婚注意!報稅「合併」別漏了另一半的所得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10月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步入婚姻殿堂的你請注意! 新婚夫妻在隔年五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往往會遇到一個常見但重大的稅務陷阱。
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特別提醒:結婚當年度(例如:2023年結婚),如果你選擇跟配偶一起「合併申報」綜合所得稅,千萬別只下載自己的資料,而忘了把另一半的全年所得也加進去!
這個步驟聽起來簡單,但每年都有新婚夫妻因為這個小疏忽而面臨補稅加罰款的窘境!
為什麼結婚當年報稅會特別容易出錯?
根據所得稅法規定,夫妻的所得必須合併申報(雖然可以選擇「分開計稅」)。但結婚的當年度,你們有一個特別的選擇權:
分開申報(像婚前一樣,各自報自己的)
合併申報(從結婚那天起,把兩人的所得加在一起報)
問題就出在這裡!
如果你選擇了合併申報,你報稅的對象就不再是你一個人,而是「夫妻共同體」。報稅軟體不會自動知道你配偶的全部資料,如果你只用自己的憑證(例如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)登入,它只會下載你本人的資料。
很多新婚夫妻在報稅時,可能只新增了配偶的「免稅額」,以為這樣就完成了合併,卻漏了關鍵一步:下載配偶的「所得和扣除額資料」!
經典案例:漏報薪資 73 萬,補稅又罰錢!
國稅局舉了一個真實案例,有一對甲先生和乙小姐在 112 年 12 月結婚。113 年 5 月報 112 年的稅時,甲先生決定選擇「合併申報」。
他用自己的憑證登入系統,新增了配偶乙小姐的「免稅額」,心想這樣就搞定了,直接上傳。
結果呢? 他忘了用乙小姐的憑證登入一次,把她的薪資所得 73 萬元 也下載合併進來!
國稅局一查,發現甲先生短漏報了配偶的 73 萬元所得。下場是:
補稅 3 萬多元。
罰鍰 5 千元。
甲先生雖然不服氣,申請了複查,但最後還是自行撤回,代表這個錯誤是事實,只能認了!
聰明夫妻報稅的「兩大關鍵動作」
不想在蜜月期收到國稅局的補稅單?請記住二個關鍵步驟:
關鍵一:資料下載要「雙重認證」
當你們決定結婚當年度要合併申報時,請務必:
先用你的憑證登入,下載你的所得資料,並新增配偶的免稅額。
接著, 換用配偶的憑證(或透過他的手機認證)登入系統,將他的所得和扣除額資料也下載並彙整進來!
這樣才能確保兩人的全年所得都完整列入申報。
關鍵二:把握「自首」免罰機會
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,發現自己可能就是「甲先生」,不小心漏報配偶的所得怎麼辦?
別緊張!根據《稅捐稽徵法》規定,只要你在「未經人檢舉或未經國稅局調查前」,主動到國稅局辦理自動補報、補繳所漏的稅款,以及加計的利息,就可以免除罰鍰!
這是非常重要的自救機制,主動坦白,可以省下不少罰款。
總結:愛是包容,報稅是完整!
婚姻是兩個人所有事情的結合,報稅也是!千萬別讓報稅這個「小魔鬼」破壞了你們新婚的甜蜜。謹記「合併申報,資料要齊全」的原則,有問題就撥打國稅局的服務電話,讓專業人士幫你檢查!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