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稅還想「脫產」?小心從「欠錢」變「沒自由」!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你是不是以為,欠稅只要把財產偷偷轉移給家人,國稅局就拿你沒辦法?那可就大錯特錯了!最近,北區國稅局抓到一位「遊戲幣大亨」,欠了幾百萬的稅,還想耍小聰明把房子和車子都過戶掉。結果呢?不只財產被凍結,最後還被法院裁定管收,直接失去人身自由,真的應驗了那句「賠了夫人又折兵」。
今天這篇文章,就來跟大家聊聊,國稅局是怎麼對付這些「欠稅老賴」,以及你該怎麼做,才不會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境。
網路時代的「聰明」生意人:賺錢很快,繳稅很慢?
現在網路創業很夯,很多人在網路上賣東西、做服務,賺得盆滿缽滿。但賺錢的同時,也別忘了繳稅這件重要的事。國稅局可不是吃素的,他們有各種管道掌握你的金流,特別是那些沒有辦理稅籍登記,卻有大量金流進出的個人戶。
就像今天故事的主角「甲君」,他就是個網路遊戲幣的賣家。生意做得不錯,但就是忘了報稅。國稅局發現後,核定他要補繳好幾百萬的營業稅和罰鍰。這時候,甲君不是想著怎麼解決,而是想著怎麼「脫身」。
教科書級的「脫產」SOP:房子、車子都給你!
甲君的脫產手法,簡直就像教科書一樣:
房產送媽媽: 國稅局剛開始調查,甲君馬上把名下的房子贈與給自己的母親。
車子過戶: 不只房子,連車子也趕緊過戶給其他人。
這兩招下來,甲君名下看起來就沒什麼財產了,他可能天真地以為這樣國稅局就拿他沒轍。但國稅局的追稅SOP,可比他想的複雜多了。
國稅局的反擊:「假扣押」與「管收」的組合技
面對這種蓄意脫產的行為,國稅局有兩個強大的「武器」:假扣押和管收。
什麼是「假扣押」?
當國稅局發現你欠稅,而且有隱匿或轉移財產的跡象,他們就可以根據《稅捐稽徵法》向法院聲請假扣押。簡單來說,就是先凍結你的財產,讓你沒辦法再把東西賣掉或送給別人。
甲君把房產和車子都轉移後,國稅局馬上向法院聲請假扣押,並且成功獲准。這時候,即使甲君把財產過戶出去了,法院的假扣押還是讓這些財產處於被凍結的狀態,沒辦法再被處分。
什麼是「管收」?
這才是最嚴重的後果。當國稅局把欠稅案件移送給行政執行分署後,如果行政執行官發現欠稅人有以下幾種行為,就可以向法院聲請管收:
故意隱匿或處分財產: 像甲君這樣,把房子、車子都過戶掉。
拒絕提出財產狀況: 叫你講財產在哪,你裝傻或不配合。
不履行義務: 有錢就是不繳。
行政執行官在調查後,發現甲君不僅脫產,還有一大筆錢從網路平台出金後流向不明。這表示他有能力繳稅,卻故意不繳。這些鐵證讓行政執行官認定,甲君符合管收的要件,於是向法院聲請管收。
法院經過審理,也認為甲君的行為嚴重影響國家稅收,最終裁定准予管收。這代表什麼?這代表甲君會被關進看守所,失去人身自由,直到他繳清稅款,或是法院認定已經沒有管收的必要。
這就是為什麼說「欠錢」會變成「沒自由」。你以為只是錢的問題,但當你試圖規避法律時,事情的性質就完全改變了。
國稅局的態度:絕不手軟,追稅到底!
國稅局其實是想告訴大家一個明確的訊息:別再心存僥倖了!
他們強調,對於那些有計畫性脫產、蓄意隱匿財產的人,國稅局會積極追查,並且會跟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密切合作,採取一切法律手段,包括假扣押、民事訴訟,甚至管收。
這不是在嚇唬你,而是要維護國家的租稅公平。如果每個人都想盡辦法逃漏稅,那辛苦工作、誠實繳稅的人情何以堪?
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「甲君」
最後,提醒所有正在創業或經營網路事業的朋友們,別再對繳稅抱持著「能省則省」的心態。
誠實報稅: 該繳的稅就誠實繳納,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。
尋求協助: 如果你不確定怎麼報稅,可以找會計師或尋求國稅局的幫助。
別等到國稅局找上門,才開始想辦法「脫身」。因為到時候,你面對的可能不只是金錢損失,還有更沉重的人身自由代價。
▪️參考來源/財政部北區國稅局/欠稅不繳又脫產,小心遭假扣押及管收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