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票不能省:客戶不拿,你還是要開!
- 財管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
- 6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情況?客戶跟你說:「老闆,不用發票啦,算便宜一點就好。」你心裡一想,少了麻煩又能賺多一點,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這個「小方便」背後藏著巨大的稅務地雷!
為什麼客戶不拿發票,你還是要開?
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一個超重要的觀念:開立發票不是「隨客所願」,而是法律規定的「必須動作」。
根據《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》的規定,只要你是需要開發票的公司或店家,無論客戶有沒有跟你要,你都得在規定的時間內,主動開立發票並交給客戶。 這條法律就像是遊戲規則,不能因為對手沒要求就偷偷犯規。
故事時間:一個「省麻煩」換來的大麻煩
財政部臺北國稅局曾分享過一個真實案例。有間裝潢公司,姑且稱它為「甲公司」好了。
甲公司承接了一個大案子,總金額高達 2,000 萬元。因為客戶沒說要發票,甲公司老闆心想:「太好了,省事!」於是就沒開立發票,也沒報這筆營業稅。
結果呢?稅務機關在查帳時,發現甲公司有這筆高達 2,000 萬元的漏報金額,依照規定,短漏報的營業稅高達 100 萬元!
除了要補繳這筆百萬元的稅金,甲公司還會被處以罰鍰。這下,原本以為省下的「小麻煩」,反倒成了讓公司元氣大傷的「大麻煩」。
這故事告訴我們,稅務機關查帳可不是看你有沒有開發票給客戶,而是看你的銷售行為有沒有依法申報。
三個為什麼,讓你徹底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
為什麼要這麼嚴格?
這是為了確保稅收公平。如果每個人都因為客戶不拿發票就偷報漏報,國家的稅收就會大受影響,對那些誠實繳稅的公司來說,也極不公平。
我沒給發票,政府怎麼知道?
稅務機關有非常多種方式可以查核。例如:從客戶的付款紀錄、公司的進貨成本、金流往來,甚至透過上下游廠商的申報資料,都能交叉比對出你是否有漏報。別心存僥倖,科技發達的現在,任何一筆交易都可能留下痕跡。
如果我真的不小心漏開了怎麼辦?
國稅局不是不講理。他們提供了一個「自首無罪」的機會!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漏開發票的情況,但還沒有被檢舉或被稅務機關查到,你可以主動向國稅局補報並補繳應繳的稅款。這樣不僅可以免除罰鍰,還能加計利息,算是一個保障自己的「安全門」。
結論
做生意,誠信和守法是長久經營的基石。別因為客戶一句「不用發票」,就把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,變成未來可能被重罰的「漏稅金」。
記住,無論客戶要不要發票,你都必須主動開立。 這是保護自己,也是維護整體商業環境的公平。從今天開始,別再為了小錢冒大風險,主動開立發票,讓你的事業走得更穩、更長遠!
參考來源: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