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🛳️海外收益別漏了!立即檢查CFC申報四大盲點🕶️

已更新:7月25日

很多企業想透過海外投資省稅,這確實是大家關心的議題。但現在有個重要規定你不能不知!政府為避免公司把賺來的錢,偷偷留在海外那些稅率超低的「紙上公司」以避免在台灣繳稅,所以祭出了一項新武器「受控外國企業(CFC)」制度!這項新規定從112年度(也就是西元2023年的所得)就已經上路。


簡單說,企業從申報112年度(含西元2023年所得)以後的所得稅開始,就得特別注意CFC的規定,在海外賺的錢,也要記得在台灣繳稅喔!」


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特別提醒大家,在申報CFC相關稅務時,有四種最常見的錯誤或疏漏,如果你不注意,可能會不小心踩到地雷!快看看你是否犯了這些錯:


📍NG 錯誤一:搞錯了「低稅負區」的判斷標準!

很多人以為只要看財政部公告的「參考名單」,就知道哪些國家是低稅負區。但其實這份名單只是「參考」用!


  • 真正重點: 有些國家可能沒在名單上,或雖在名單上,但它對某些特定區域或特定類型的企業(例如:薩摩亞或模里西斯)有特別的優惠稅率或稅制。所以,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低稅負區,最終還是要看「當年度實際的稅制情況」來決定,不能只看名單就下定論!

📍NG 錯誤二:明明符合「豁免條件」,卻忘了申報!

有些CFC,因為有實際的營運活動(真的在當地做生意,不是只是一間紙上公司),或賺的錢很少(達到「微量門檻」),是可以被「豁免」不用納稅的,但還是要申報


  • 真正重點: 即使你的CFC符合這些豁免規定,你還是「必須」依照規定的格式,把CFC相關資訊揭露出來!而且一定要附上證明CFC符合豁免條件的文件,這樣才能真正適用豁免喔!千萬不要以為不用繳稅就不用申報。

📍NG 錯誤三:計算 CFC 當年度盈餘,匯率用錯了!

CFC以及它投資的公司,它們的財務報表都是用外幣呈現的。要把這些外幣金額換算成新台幣來計算盈餘時,匯率的選擇就很重要了。


  • 真正重點: 規定是要用「台灣銀行每個月底最後一天的即期買入匯率的年度平均值」來換算成新台幣。如果你用錯匯率,計算出來的盈餘就會不正確!

📍NG 錯誤四:申報 CFC 虧損,結果財務報表逾期沒交!

如果你的CFC是虧損的,這部分虧損是可以申報的,而且將來在符合條件下,CFC的虧損可以往前扣除10年。但這裡有個大陷阱!


  • 真正重點: 若要申報CFC虧損,你必須在「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內」,把經過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或其他替代文件交出去。如果你忘了交,或是沒在期限前申請延期提供(記得,延期最多只能延長6個月,而且只能延一次),那麼你申報的CFC虧損,將來可能就不能適用虧損扣除的規定了!這可會白白損失可以節稅的機會喔!


🔔小提醒:


CFC制度的實施,很多規定比較細節,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錯。財政部國稅局好意提醒大家,希望大家都能正確申報,避免將來被查到還要補稅甚至罰款喔!


如果對於CFC申報還有任何疑問,建議大家可以諮詢財富管理顧問,確保自己的權益不漏失喔!

這張圖表的主題是「海外收益別漏了!立即檢查CFC申報四大盲點」。圖中間有一個深灰色的錐形或箭頭形狀。圖表左右兩邊分列了四個紅色的「NG」標誌,並附上解釋:  NG1 (紅色區塊指向右邊):搞錯了「低稅負區」的判斷標準!  NG2 (橘色區塊指向左邊):明明符合「豁免條件」,卻忘了申報!  NG3 (黃色區塊指向右邊):計算 CFC 當年度盈餘,匯率用錯了!  NG4 (藍色區塊指向左邊):申報 CFC 虧損,結果財務報表逾期沒交!  圖片右下角有「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」的字樣。
企業從申報112年度(含西元2023年所得)以後的所得稅開始,就得特別注意CFC的規定,在海外賺的錢,也要記得在台灣繳稅喔!

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暫無評等

新增評等
bottom of page